《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预告片
揭秘李安为什么坚持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真相在这里!
作者:Sun
微信公众号ID:ikaiping
作为华人之光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拥有一个万众瞩目的出身,备受争议的120帧/4K/3D摄制格式让它持续占领舆论热点长达半月之久。
如同所有曾经勇于试水却惨遭搁浅的前辈一样,李安对新技术的强大信念使他得以平静地面对质疑。电影要变了,而他等不及了,所以要先把这一大步提前给跨了。但不同于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和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等技术狂人,李安将如此高规格的拍摄格式运用到充满大场面的3D电影,为的不是营造一个奇幻的虚拟世界,而恰恰是为了回归到既真实又吊诡的现实世界。
10月22日,北京博纳影城悠唐店开始对外预售11月11日零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下称《中场战事》)120帧/4K/3D点映场影票,票价为288元/张的200张电影票一开售就被影迷冒雨抢完,这批人将成为国内首批一睹120帧原版李安新片的幸运儿。
一个月前,这家影城为了迎接李安的新片,全面升级改造了放映系统,科视mirage6P激光放映机、特制的仿真镜头、李安指定的7thsense服务器……整套硬件更新下来,耗资近千万。博纳影城称这是史上最昂贵的一次放映,现在,它成了北京唯一一家可以支持120帧放映格式的影院,且全场只有300个座位。与它同时进行了硬件升级的,还有纽约、洛杉矶、上海和台北4个城市中的4家影院,全球最终能观看120帧/4K/3D摄制格式的《中场战事》仅此五家。听起来情况不甚乐观,但这已经是李安这种级别的号召力才能掀起的波澜了。要知道,在此前百年的电影史上,因为尝试高帧率(24帧以上)而屡碰钉子的电影不在少数。就连2011年因为放言要和Showscan合作,采用60帧/秒技术拍摄《阿凡达2》而激励了李安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为市场还未建立起成熟的配套播放体系,转而妥协于48帧/秒的技术。
2012年,另一位技术狂人彼得·杰克逊在《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中,采用了48帧/秒的速度拍摄,成为知名度最广的一次尝鲜行动,得到的反馈褒贬不一,有人兴奋于它的沉浸式体验,有人反感于它的游戏质感。而此时,才刚刚因为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打开新技术大门的李安,就已经产生了要以60帧/秒拍摄更清晰的3D电影的想法(此前的3D电影在他看来光线阴暗、不清楚,令人头痛),却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而不得不放弃。4年以后他才在《中场战事》中实现当初的狂想,没想到却一步到位拍起了120帧的画面,因为发现60帧相对于电影的标准格式24帧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有跨到120帧才能有颠覆性的效果,技术推着他不得不狂飙突进。2016年10月15日,《中场战事》在纽约电影节举行了全球首次公开放映,观影反馈与此前的全民超高期待值形成巨大反差,北美主要媒体的评价大多是在反映120帧的画面让人出戏并且不适。The wrap说到:“这部超高清的3D电影画面有时奇怪得像上世纪80年代的录像带画质”;The Playlist认为:“影片的高度清晰让观者不得不分神,造成了一种眼花缭乱的观影体验”。面对一切质疑,李安早有心理准备,在影片映前会上,他强调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探寻数字电影在未来的可能。他像个殉道者一样做了这场实验,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是来抛砖引玉的,未来电影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各位请继续跟上。120帧/4K/3D,三个元素中的任意两项组合,都足以引起业内侧目。为什么李安非要力排众议,冲上这座前人始终都拿不下的山头?
李安曾对台湾《天下》杂志剖露心声,电影要变了,并且他等不及了。他认为,1970年代以后的电影在技术和语法上没有太大突破,有的只是艺术表达上的进步。与其说他是带着新鲜感在拍这部电影,不如说他是带着紧迫感和使命感。
在接受《天下》专访时李安说:“我现在用的高规格,到将来就是最低标准了”,他深信今天的新奇到将来就是常态。如同杰克逊此前回应有关《霍比特人》的质疑时所说:“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科技也将持续经历变革”。帧率指的是每秒出现了多少帧静止的画面,用单位FPS(英文Frames Per Second的缩写)来表示。对高帧率的一种解释是,你可以想像它有慢动作那样的清晰度,但它却不是用慢动作播放出来的。高帧率的尝试虽然一直都不尽人意,但却始终不乏众多忠实的拥趸,许多专业人士都认为,高帧率是必然会到来的趋势,只是目前要推进还存在困难。就如同3D到来之前,天下人都以为2D就是电影的尽头了,但科技总是会在推翻前尘的同时告诉你,什么叫进无止境。目前全球电影通用的格式24帧,是在有声电影发明时确立下来的,此前的默片时代因为采用手摇式摄影装置,拍摄速度很难统一,因此帧率会有一个浮动区间,大概在16帧到40帧之间。当同期录音技术引入有声电影后,要将声画同时录制到胶片上,24帧/秒能保持较高的声音清晰度。同时24帧率还是性价比最高的格式,制片方和发行商不会愿意让早期昂贵的胶片负担更多的帧数。这就意味着,24帧并非一定不可的标准,它只是具体情境下的具体选择。几十年的2D电影制作,让我们的眼睛习惯了24帧。但人眼的潜能却被伯克贝克大学视觉认知专家Tim J. Smith鉴定为是无穷的,他曾对Tested确认:“光连续不断地从实物上反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不是像电影那样是一系列分离的帧,所以无论怎样增加帧的频率也不会超过(眼睛看到的)实物的帧率。人类大脑有着足够的能力,来处理现实生活中连续运动的无穷的帧”。电影先驱托马斯•爱迪生就曾亲自推荐46帧率,他认为少于这一帧率就会使眼睛疲劳。杰克逊在2011年拍摄《霍比特人》期间,在Facebook高调宣扬高帧率:“48帧率看起来更逼真,更容易观看,尤其在3D的情况下。这几个月里,我们已经观看了《霍比特人》的测试片段及样片,我们经常连看两个小时也没有普通3D给眼睛带来的疲劳。”詹姆斯·卡梅隆也曾指出低帧率3D的弊病:“3D技术使画面突然看起来如此的真实,好像你就跟角色站在同一间屋子里一样,但是当摇动镜头时,会有一种奇怪的虚影。可能你以前从没发现过,事实上它一直被隐藏在最显眼的位置”。当3D的立体画面并没有配上更高的清晰度和帧数时,就会出现卡梅隆所说的上述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频闪和抖动。但如果配上高帧率情况就不同了,“3D电影让观众犹如透过一扇窗看世界,而更高的帧数则可以把这个窗户上的玻璃去掉。”高帧率意味着当物体产生高速运动时,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却依然能够保持,也就是说高帧率减少了动态模糊。但这跟我们平时肉眼所见高速运动会模糊的经验完全不同,因此反倒会让人产生不真实的虚幻感。同时,高帧率毫无保留地呈现出了画面中的海量细节,导致习惯了在屏幕上集中于焦点物的人眼感到十分繁忙,不适感由此而生。针对这些这些具体的问题,杰克逊曾高傲地回应:等你们习惯就好了。而李安的回答则显得谦逊很多:你们要给新技术一个机会。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根据本·芳汀同名小说改编,讲述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被派往伊拉克战场,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但战时的伤痛记忆却开始在他心底涌动。李安在拿到小说的那一刻,脑海里就形成了橄榄球表演和伊拉克战场这两个极具对比效应的画面,这种乐景和哀情之间的落差所生成的讽刺感,让他觉得这本小说太适合拍成高规格、沉浸式的电影了。而此时,讲故事不是影片最重要的任务,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才最重要。从《纽约时报》的一篇影评不难看出,李安是如何实现这种体验的:“仿佛眼前没有屏幕,所有人被硬生生拉进了电影场景。看着对面的迫击炮把左边的土墙轰成碎片,再转眼,瞧着右边的队友吓得汗泪齐下、青筋暴起。那感觉,不是故事里在发生什么,而是观众自己的身边、本人就在电影里。就像取下面纱,身临其境,观众和角色之间不再有隔阂。”大量的主观视角,景深极强的画面,超高清的视听效果,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无助统统嫁接到观众的亲身感受上——交战时的激烈,贴身肉搏时的恐惧,看着战友死去时的痛苦,回到喧嚣世界时巨大的孤独……此时的观众不再只是坐在屏幕前的旁观者,而是化身为千千万万个同在战场的比利·林恩。与大多数人认为3D更适合做成大场面动作戏或科幻片不同,李安觉得3D更适合拍剧情片,这样可以营造更亲密的感受,对人脸的特写也是最大的前进。从此前他的3D巨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能看出,李安设计的大场面总是为最细微、最隐秘的心理活动服务,而非为了追求强烈的眼球刺激。如果说卡梅隆和杰克逊等技术狂人利用高科技营造了奇幻的电影世界,李安则是要利用高科技表达人生最真实的困境,在他的电影中,再奇幻的场景都是为了回归到五味杂陈的现实世界。《中场战事》被很多人定义为一部反战片,但李安却有另一层富含哲学意味的思考:军人就是军人,他不杀人身边就有人会死掉,他是军人就要去战场,没有别的选择,一种所谓的宿命感和虚幻感。
- END -
编辑 丨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