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
逐影·宁浩|从“坏猴子”到“唐僧”,宁浩导演的“成佛”之路 2018/07/12

自《我不是药神》的全国公映刚过一周,该片票房一路高歌,20亿大关近在咫尺,口碑更是得到媒体、影评人、从业人员以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叫好。作为影片的重要出品方和主控宣发方,北京文化也因此再获业界肯定,证实了自己作为中国影视行业中坚力量的眼光和实力...

自《我不是药神》的全国公映刚过一周,该片票房一路高歌,20亿大关近在咫尺,口碑更是得到媒体、影评人、从业人员以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叫好。作为影片的重要出品方和主控宣发方,北京文化也因此再获业界肯定,证实了自己作为中国影视行业中坚力量的眼光和实力。


回顾四年前,北京文化初次与宁浩导演合作的时候,双方都没想到《心花路放》最终会取得超出预期的好成绩,甚至斩获了当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而四年后,北京文化与化身监制的宁浩再度联手,助力《我不是药神》开拓中国电影类型,用电影人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温暖,最终打造了国产电影新的传奇。


两次看似偶然的合作背后,其实是北京文化一直信奉的“全力以赴服务创作者”的理念。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北京文化的周围聚拢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创作人员:乌尔善、吴京、张黎、徐浩峰、丁晟、沈严······当然,也少不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宁浩。这位屡屡开拓中国电影市场的“鬼才导演”,究竟是人们口中的“坏猴子”、还是他自己所说的“唐僧”呢?


《逐影·宁浩》


暑期档的首周末,被今年第一部9分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火爆刷屏。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12日14时,该片上映7日累计票房已超19亿元。同时,让许多人意外的是,作为一部票房成绩亮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在豆瓣获32万人竟评出9.0分的成绩,是继《霸王别姬》、《大话西游》、《鬼子来了》、《无间道》后又一部9分以上力作,可谓票房口碑双丰收。


本期记录的主人公就是《我不是药神》的监制“坏猴子”宁浩。逐影人用镜头记录了宁浩导演在《我不是药神》宣传周期中最密集的工作状态,最忙时他曾一天接受了9个采访;同样,我们伴随他在北影节见证青年导演的诞生;也在《疯狂外星人》动作捕捉技术拍摄的现场记录了他尝试创新的一面。


宁浩


通过他的好兄弟、一路伴他走过来的黄渤、徐峥,通过“72变坏猴子计划”的新导演文牧野、路阳,以及一直合作的伙伴王易冰先生的视角,讲述他们眼中的“坏猴子”宁浩究竟有多“坏”。



接受采访的时候,宁浩刚开完会,饭都没顾上吃就招呼着开始采访。宁浩看起来比去年胖了一些,他笑笑说:“瘦是减肥的结果,胖是养胃的结果。所以社会就是很荒诞,减肥把胃减坏了,现在养胃又胖回来了,胃也没好,你说这是不是得不偿失?”


从《疯狂的石头》到《我不是药神》,从青年导演到青年导演的扶持者,宁浩依旧是“随心所欲”的模样。


从一炮而红到功成名就

好兄弟一直在身边


“创作人就像在没有路的森林里面摸索,你走别人走过的路,你就永远是在那条道上的。你要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有新的发现,这就是在开路。不仅得破坏某些原有的部分,还得去探索,那个时候是最需要勇敢的,因为没有人能佐证你这个事情是对是错。”如今的宁浩,已经被公认是国内少有的、知道自己和观众都要什么的导演。但一路走来,他都不确定自己的创新是否能有好的结果,即使遭到反对,也依旧坚持着。


黄渤接受采访


早期的宁浩当过自行车装配工,干过舞台美术设计,搞过广告设计,上了两个大学;当过摄影师,拍过广告片,混过乐队,拍过独立电影,办过培训班,还给无数歌手拍过MV……人生经历相当传奇。在《香火》和《绿草地》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宁浩本质里的“坏”却并没有消失,这时候的他开始探索观众需求。2006年,宁浩用300万元成本的《疯狂的石头》搏来2300多万元票房;之后《疯狂的赛车》更是让宁浩成为中国首位30岁以前就票房过亿的导演。尽管《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开创了国内黑色荒诞喜剧电影新类型,但接下来的《无人区》却经历了传奇般的四年“调整期”。


要是换了其他人,经过这一次的波折,恐怕早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提起这段日子,宁浩显得特别云淡风轻:“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对过去的事情不关注。我会看明天怎么干,下一步怎么干。它已经完成了就完成了,不要再想这个事了,没什么意义。”


《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心花路放》


就像孙猴子在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指山底下一样,《无人区》的审查经历对宁浩也是一种历练,所以我们看到了《心花路放》,一部兼具创作艺术和商业元素的电影。11.7亿元的票房证明了他不仅懂得创作,也懂得观众。



《疯狂的石头》带给宁浩的除了票房和名气之外,也成就了后来的“经典银幕三人组”——宁浩、徐峥和黄渤。徐峥提起黄渤,似乎总有些“醋意”:“在宁浩的故事世界里,黄渤的角色是最受宠的,不是我。”黄渤则认为这其实是宁浩按照每个人的经历去契合角色:“我们现在看这些(合作过的)题材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人物,以及社会中低层人物的故事。宁浩曾经说过每个演员身上可能天生带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标签,因为我从初中开始,各种事情都经历过,所以我对这个层面的理解比较多。而徐峥世家出身,从小就演话剧,所以他对于他那个阶段的把握跟理解就会比较突出。”



一路走来,三兄弟早已养成非同寻常的默契。黄渤眼中的宁浩越来越成熟,不再像年轻时一样喜欢唱反调,但对于时代的关注却从未改变:“他平时比较喜欢拍一些小人物的荒诞故事,因为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荒诞。他能够提取到这些,并且让观众也能够感知得到。”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培养青年导演,宁浩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黄渤的“HB+U新导演助力计划”、徐峥在今年以主演或监制的方式一下子交出了三部作品:《幕后玩家》、《超时空同居》、《我不是药神》,让一众有才华的青年导演被观众熟知。从性格到作品,再到对整个行业的责任感,他们诠释着友情最适合的样子。


从《疯狂的石头》到《我不是药神》

宁浩心甘情愿做陪练


现在的宁浩,不只是一名导演。2012年担任影片《边境风云》监制,2016年担任《绣春刀II修罗战场》的监制,于同年启动了筹备近2年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宁浩尽力扶持众多青年导演,目的在于让新导演们透过他,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作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被扶持的青年导演之一,文牧野导演的《我不是药神》自上映后,立即成为今年最具关注度的国产影片。对于这位青年导演,宁浩这么评价道:“文牧野导演特别具有对于现实主义的刻画能力,他有一种独特的东方浪漫情怀。他那种英雄主义是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个东西。”


宁浩、文牧野、徐峥


自己一步步摸索过来的宁浩,对青年导演的成长给予了充足的耐心,他形容自己就是一个“园丁”,每天陪着他们一起练。他说:“一个人的形成和培养是有时间的,把这个时间交给他们,别着急,慢慢找。我们今天撒下这个种子并不急着收。”宁浩愿意培养和自己一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导演,而不是一味只追求票房的多少:“首先他是一个导演这个很重要。他是一个创作者,有能力去把这个东西创作出来,票房好坏也不是咱能设计出来的。”



在宁浩身上,我们看到了成功导演共有的特点,比如他和姜文一样观点凌厉,和昆汀一样鬼马机灵,和诺兰一样沉稳游离。逐影人在想,孙猴子尚且有他命中注定的唐僧,那宁浩人生旅途中的唐僧会是谁?



以下是采访精华:

(Q:记者 A:宁浩) 


Q:您觉得,因为好多坏猴子它是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标本和鉴定的,所以为什么定义公司是坏猴子?

A:坏,一般我们小时候,班上那些同学那会儿是坏小孩。在我们那个语境之下好孩子代表着听话,坏孩子有时候不太听话。但是不太听话的人他还是比较愿意去尝试一些老师教给你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创作的基础,你创作的基础就是得不能光去看前头的人交给你的东西,而是干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没做过的东西你必须得有一定狠干精神,有一定对之前的那些东西怀疑。就是如果你不怀疑,你不创新。告诉你啥你就一直是啥,这事就不用发展了。所以创新肯定是具备着怀疑论,具备着对某些继承的东西的怀疑。那这个坏其实代表着那个意思,要有一些不规矩的部分。


Q:我觉得其实您的性格跟您之前相比改变特别大,现在越来越学会妥协了,可能之前的坚持会更多一些。

A:现在并没有学会妥协,只是对自己好一点不发脾气了,不跟傻子较劲了。以前我还非得教育,非得跟你吵,跟你争,现在就是爱谁谁,我人生成本没那么多。我浪费在你身上干吗。


Q:我感觉您对猴真的情有独钟,是对孙悟空情有独钟还是对于猴子情有独钟?

A:猴子挺好玩的,像人,也不太听话,不像宠物,它有一种弄不了它那个感觉,还挺带劲的。



Q:所以当时选择《我不是药神》这个题材,是文牧野一直的心心念念还是你也给了他很多鼓励?

A:这个题材原先是我想拍,最早看到这个题材是一口气看完这个剧本,觉得特别好看。其实我想了很久,作为一个储备我想拍它,然后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启动了”72变计划”,本来文牧野导演也有一些自己的准备,我觉得这个电影很适合他的。经过那段时间的沟通,我觉得我还挺理解他的那种美学和相应的东西。我觉得这个部分是挺适合,所以我就给他讲这个故事,讲了以后他也很喜欢。


Q:为什么在这些导演当中你会选择文牧野导演来拍这个题材?

A:文牧野导演是一个特别有现实有功利追求,有一种蛮东方的浪漫情怀的东西。他那种英雄主义是蛮东方的,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个东西就是我要挖掘的,非常适合他。


Q:可能社会大众评价一个电影所谓好与坏的一个标准,更多的是关注与它的票房,因为票房肯定是检验电影商业性特别重要的一个层面,那您会特别介意这些导演作品的这个票房成绩吗?

A:不介意。首先他是一个导演这个很重要,他是一个有能力去把这个东西创作出来,而且做好的创作者。票房这件事情我倒现在也没想过,我觉得票房好坏也不是咱能设计出来的。所以拍好这个片子。社会也在发生着它的变化,观众也在他的变化,观众逐渐走向,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深入,那么观众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需要有他的喜好,他就越来越清晰。另外清晰之后产品的需求使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并不急于说票房的印证才是第一道理,并不急。


Q:您觉得您在这14位年轻导演的艺术生命当中,扮演着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A:是一个陪练,我总说这个词就是一个陪大家一块练,陪练陪跑的这么一个状态。


Q:我在问最后一个问题,你说您很喜欢孙悟空,言但你看孙悟空的身边有师徒四人,尤其是有师父唐僧的,你觉得你的人生当中有这样的一些人物的角色存在?

A:我们现在公司里头就有很多人。


Q:有像唐僧这样可以给你念紧箍咒的人?

A:不,我觉得是一种曲解,我不是孙悟空,我觉得我是唐僧。


编辑 丨Zwei


引领产业变局  打造现象精品 -